yth2206游艇会-NO.1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远程教学在路上(第二期)---一课多平台 一师多角色

——“停课不停学”之我们都是网红主播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23   访问次数:

一、提前预判 从容应对 确保质量

——创新创业教研室

疫情就是命令,远程就是战场,本学期《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任务涉及到22名任课教师,近2700名学生,为保障抗击疫情下远程教学的胜利,创新创业教研室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确保集体战斗力。

一是提前研判,熟悉平台。网课第一要务就是要选好工具,做好开展远程教学的准备工作,教研室最终确定了“职教云”为主体教学平台。2月5日, 22名教师进行了远程教学培训,确保每位教师熟悉平台操作;2月6日,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2月10日前,组建班级完成,每位老师都通过QQ群或微信群的方式与学生集结到位。

二是集体发力,开发资源。课程组22名教师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重新梳理知识点,设计出适合远程教学,兼顾文本、PPT、视频及PDF等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以适应电脑端、手机端等不同教学场景。

三是校企合作,丰富内容。为增加远程教学实效性,课程组与企业合作引进辅助教学资源(平台),进一步丰富远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与北森生涯学院联系,争取到疫情期间免费使用其生涯测评系统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

四是制定预案,随时应变。考虑到远程教学的短板,针对网络、平台拥堵等容易出现的问题,要求每位教师制定“1+N”平台组建方案,“1”就是职教云教学平台,“N”就是每位教师必须选择其他教学平台作为辅助手段,于是出现“职教云+群语音”“职教云+群直播”“职教云+腾讯课堂”“职教云+微信公众号”“职教云+钉钉”等预案,确保远程教学顺利实施。

二、充分准备、形式多样,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国际法商系 荣冀川

按照学院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我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对于以前较少使用网络授课的老师来说,确实是一次挑战。几周下来,我从不太熟练到渐入佳境,取得了不少的特殊收获。

1.制定计划,保证线上教学有序进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保证线上教学顺利有序进行,在开课之前,根据本学期教学任务,精心准备好教案、教学计划、授课计划。在每次线上上课前,准备好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实训任务、授课内容及课后作业等。同时,课前准备好多套上课方案,以解决出现平台瘫痪、卡顿等问题,影响上课质量。比如准备好实践任务,可通过QQ或微信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2.多种形式教学,保证学生学有所获

课前认真备课,准备好录屏资料。在线课录制工作量较大,有时半个小时的录屏需要准备一天。为保证质量,有的课会反复录好几次。视频上传后鼓励学生跟着线上教学视频的进度学习,如有不会的问题及时提问,教师及时线上答疑。

运用线上抢答、测验、课堂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进行学生管理。每次上课签到后40分钟左右给学生组织三次抢答或者测验,也可以每次课中发一到两个课堂讨论等。

及时通过平台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跟踪。学生学习状态可以通过超星后台数据监控,如果发现学生学习进度慢时我会利用平台预警功能给学生发预警提示。我定期展示学习成绩,也会在群里提醒,个别严重的会和导员联系督促。目前学生完成状况良好。

4.搞好在线题库建设。为使学生更好的巩固线上课程学习,我借机进行了题库建设,力争把每一章节的试题都录入超星平台,虽然工作量较大,但是效果很好,题库建好后不但可以课堂上给学生小测试,还可以进行章节测验,对学生巩固知识很有帮助。

三、我的“三化”云课堂

——基础教学部 骆晓一

本学期我有《数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两门课,接到学院远程教学《通知》后迅速进入状态,根据课程需要分别使用了职教云、学习通两个平台,辅以QQ班级课程群等手段,努力实现“三化”云课堂,注重提高教学效果,保证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

1.云端教学实用化

为适应学生在家学习没有教材的实际,我尽量多搜集提供学习资料,从其他平台上找到适合的《经济数学》微课视频,用录播软件全程录下,加上ppt课件、教案、课后作业、链接电子书和课堂讨论等内容一并上传到学习通平台,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声文并茂,同学们可以全天候学习、灵活提问,我随时解惑答疑,实现了无缝对接、方便实用。我把练习题设置到微课里,学生必须把每一个微课看完(中间不能拖拽),否则他找不到微训练题,做完后让同学们拍照片传到讨论区,我提前设置讨论区接收。

2.远程授课现场化

为防止学生逃课、迟到,培养学生时间观念,每班第一次课前都让学生先模拟签到。了解到学生喜欢老师讲解,也为了避免平台卡顿,我将平台与QQ群分享屏幕有机结合,既可监控学生实时在线情况,又增加了讲课时间,课中随时提问,学生及时回答,现场感很强,互动效果良好。

3.数学课堂思政化

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学习兴趣,设计了调查问卷,指导学生观看《数学的魅力》视频,体会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实用美等。引导同学们了解了大数据和数学建模在新冠肺炎的传播和预防方面的重要性,增强了同学们学好数学课的兴趣。

四、18线主播的网课笔记

——国际交流系 赵倩倩

1.根据专业和课程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上课形式。

语言学习本身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氛围,我所教授的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综合英语》,这门课的特点是知识点多,信息量大。经过第一周的上课,我发现平台式讨论交流的模式并不能满足语言学习的要求,于是,在第二周尝试使用QQ直播的形式,用声音的交流创造英语学习气氛,学生们明显积极了很多。

2.直播的时间不宜过长,和学习平台交替使用。

18线主播的上课流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在平台发布签到信息,签到完毕后进入直播间,听一首同学们点播的英文歌曲,随后进入主题,讲解课文重点语法、句型或者是重要的练习题。这个过程大概45分钟,直播结束后,回到平台进行课上练习,如:用讨论的形式进行造句,用问卷的形式考察单词的记忆等。通过做题观察学生们易错点,并在QQ群里继续讲解答疑。课后,我会留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翻译、写作类作业,让学生们写在笔记本上拍照上传,一方面,写在笔记本上可以加深记忆,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可以练一练书写能力。

3.与学生们保持沟通,随时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

每堂课结束后,我都会随机和班上的几名同学聊一聊感受,根据学生们的需求适当调整课上内容,并鼓励他们利用上网课的机会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用乐观向上的心情面对每一天。

五、张弛有度云课堂 赓续文化见真章

——管理系 刘亮亮

疫情突如其来,老师瞬间变主播,只是这主播卖的是专业知识。每一节课堂上,为了赢得学生的乐于“打赏”,老师们也都铆足了劲儿。一个月的网络授课摸索下来,与学生的“云端切磋”也有了些切身体会。

1.流程把控,调动全程

我的课堂上大体是按照“互动直播——即时测验——差别讨论”三个环节进行的。

第一步直播环节时,露脸和课件大约三七分,开宗明义、过程发问、直播收尾这三处选择露脸,内容讲解时镜头对准课件,这样就给学生塑造了严肃的上课气氛;第二步紧接着是即时测验,直接发布测试题目,设置为顺序打乱且只有一次作答机会,学生们都很珍惜这无法重来的考验,我在后台也默默观察着学生的成绩和提交时间的差别;第三步是差别讨论,自由讨论适合简洁开放的话题,复杂专业的问题适用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作答。之所以使用差别化的讨论方法,是为了在活跃气氛、无效刷屏、团队调动、知识巩固等各种情况下求取一个平衡。当然,还有最后的拍照签到环节,我要求学生必须拍本节课的“学习笔记”,这才算下课了。

这几步下来,全程云课堂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师生也是手脑繁忙,不容懈怠。我想,只要学生全员参与、学有所获,就是最大的效率和成功。

2.张弛有度,用语幽默

事实上,学生若是全神贯注地进行一天网课学习,并不比老师轻松。老师用语诙谐幽默既能拉近彼此在云端的距离,也是对学生学习士气的提振。我的网课平台有学习通和微信群,有时我会发布上下课铃声、表情包、顺势就某个问题与学生聊侃几句,发布微信里有趣的碎片资源等等,其实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活跃气氛,有时学生的反馈也让我莞尔一笑。师生间不亦乐乎地沟通,这不正是教学相长嘛!

3.初心牢记,师生共进

本学期我有两门与文化相关的课——《中国文化精粹》与《中国旅游文化》。我想一个人终其一生在某个文化领域有所建树已是不易,更遑论通晓中国文化。中山大学中文系就倡议学生疫情期间在家阅读与写作,这看似没有学习任务的要求,执行起来更艰巨。一个人静心自学,是需要排除很多干扰的。作为一个“旅游人”和“阅读爱好者”,我常跟学生说我的课程带有很强的“旅游痕迹”,我愿意学生更广义更深刻地理解文化,也希望学生体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乐趣。因此我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分享给学生,并和学生约定疫情结束后的“读书沙龙”,实际上是借助“微信读书”这个平台,跟学生们一起滋养身心,认识世界,这也是人文课程的终极目标吧。


上一条:远程教学在路上(第三期)---在线教学战“疫”行 课程建设不忘初心 下一条:远程教学在路上(第一期)---网络教学有新意 教法改革多创新

关闭

Baidu
sogou